贴心姐妹网
 · 设为主页 | · 添加收藏 | · 会员注册 | · 会员登录    +
 
首页 | 社会政治 | 职场创业 | 情感关系 | 子女成长 | 多元生活 | 文化艺术 | 社区公益

博物馆的现状和未来(三)以客为尊: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来源:微思客 WeThinker   更新:2015-06-14 23:42:58   作者:法兰蔻
 
1
 
前言:注入新博物馆学观念及引进新科技
 
21世纪「新博物馆学」的发展源自于博物馆内的专家与博物馆外的公众对于传统博物馆学的不满。(Vergo 1989) 传统博物馆强调「博物馆典藏、知识宝库、专业研究员与文物保存者」等功能;「新博物馆学」强调「权力下放,由外向内、观众自我探索学习、企业化经营」等模式。「新博物馆学」的经营者不再高高在上,他必须聆听各种不同利益团体的声音,扮演更主动的角色了解参观者或社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博物馆使用者也需要采取主动方式,使用博物馆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2013年《地平线报告》对2013年到2018年,这五年的博物馆应用科技的趋势进行预测,其中七项重要的趋势如下:
  1. 智能型手机带来最前卫的影响,在于使用者不再使用桌上计算机去取得信息,而是透过自己的行动载具,随时随地查询到他们想要的信息,用于工作,学习,阅读,甚至连结到他们的社交网络。
  2. 博物馆使用者越来越习惯先上网浏览网页信息,或者透过自己智能型手机查询数据来决定他们参观的方式。
  3. 越来越多的观众期望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的图像与更完整的资源。而博物馆拥有文物及诠释文物的权利,在有限经费之下,必须长期规划与更新数字典藏内容,以利观众使用。近几年,西方博物馆开始朝向开放馆藏高分辨率图像,供用户免费下载使用,如荷兰国立博物馆。
  4.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整合与投入新科技技术及研究取向,提供那些无法亲自参观实体博物馆观众一趟虚拟之旅。
  5. 博物馆各领域人员可以善用数字典藏资源于展厅,或者各种形式线上与线下学习,这样方便馆员或博物馆用户深入了解文物、文物背景脉络。
  6. 21世纪数字素养是必备能力,90%的信息是最近这两年所建立起来的,博物馆相关领域越来越需要具备数字素养,以了解观众使用博物馆的模式。
  7. 跨机构(如博物馆与社区、学校、企业及其他单位)共同分享资源与协同合作的模式越来越重要。
若从新博物馆与新科技发展趋势来思考未来博物馆发展方向,哪些博物馆转型成功,成为当今博物馆发展的典范?
 
本文将介绍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因应这两方面的挑战,透过观众研究调查结果,了解观众参观的需求是以浏览为主,而推出博物馆新形态的展示方式:Gallery One及其它附属新媒体展示。
 
2
 
以观众为尊的克利夫兰美术馆

"For the benefit of all people, forever."
 
克利夫兰美术馆的成立受惠于两位企业家的捐款,并于1913年开始兴建,3年后完成,该馆的理念为 for the benefit of all people, forever。1960年代、1971、 1983年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建。2005年重新改装的目的是期望建构一座《未来博物馆》,总经费共25亿美元。
 
CMA认为自己是一座以观众为中心的机构。休馆后进行观众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观众并不想按照策展人安排的动线参观,而以浏览方式决定是否继续深入了解文物。其次,博物馆也理解传统墙壁说明牌只能提供文物基础信息,观众参观文物的时候,无法让观众有意义地联结到与自己生命经验有关的信息。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果,CMA认为观众有权决定自己怎么参观,探索并且创造具有个人意义的参观经验。同时,博物馆期望引领时代潮流,创造最先进的博物馆展览方式,决定设置一座巨型互动空间,回应观众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理念,CMA集合馆内的策展、设计、教育、诠释、技术和信息部门,以及馆外合作的厂商包含媒体设计及发展的 Local Project、展示设计的 Gallagher and Associations、视听媒体整合的 Zenith Systems, CMS发展部门、定位技术的Navion、APP 内容发展的 Earprint Productions,共同设计以用户接口为中心的互动设备:包含Gallery One、Art Lens App、互动Kiosks和Studio Play。当2013年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时候,纽约时报的报导「在博物馆界,每个人都在注意CMS,他们有很多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的地方。」 ( Fr. A. Bernstein,2013)。
3

CMA新形态的展览与学习模式

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1. Gallery one:形塑内容于媒介中  
 
Gallery one解决当今困扰着UI (自然人接口) 设计者的难题,透过科技突显内容的重要性与有趣性,为高科技找到新出路。Local Project 这家数字媒体公司,在之前的911纪念馆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在那一次的设计当中,他们突破传统纪念这些死于 911的人们的方式,不再将这些人们的姓名刻在一座墙上,而是让这座姓名墙与观众互动,将这些严肃的话题,转换成互动且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不会觉得这样的议题太严肃而把参观当作是一种负担。再者,很现实的事情就是一旦观众觉得无趣,一定会走开,不会再去博物馆或美术馆。有了这样的策展经验及了解观众需求,Local Project设计出 Gallery one 及其他附属的多媒体互动模式。他们以观众需求为基准,透过操作动作与文物自然而然的联结,让观众直觉性地了解艺术,亲近艺术作品。
 
Gallery One采用互动与身临其境数字技术,40英呎长 MicroTile 百科全书式常设展互动墙(4100件文物),观众除了可以浏览单一文物之外,也有策展人规画的主题展(例如爱、欲望、风景)或者以媒材和地点分类的内容,观众也可以将作品下载(拉到)自己的iPad, 搭配App使用。
 
鼓励观众自带行动载具在博物馆使用是在这一两年兴起,这也跟行动载具及整个行动网络的便利性有关。这博物馆限于设备经费采购问题,提供免费WiFi、Apps或  QRcode,观众可以将自己最爱的文物,上传到社群媒体;也可以透过行动载具客制化自己参观经验,决定自己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贴近博物馆教育理念:自我,终身学习的概念。博物馆也可以透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观众的参观经验与特性。CMA贴心提供未拥有行动载具者租用iPad服务。
 
Gallery One搭配下列的App,让整个参观行为更具自主性。
 
2. ArtLens App:一机在手,文物尽在眼底
 
这款App可以在家里或在博物馆浏览常设展品。
 
想想你是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的学习方式,还是滑动iPad ,前者的方式比较像在工作,后者的方式比较好玩,有趣。Local Project 客制化这个想法,提供 iPads 用户一个窗口可以更深入了解展示品的背后更多的信息与内容,重点是让观众可以更接近艺术。Local Project 也特别注意到一点就是很多互动设计者犯了一个毛病就是认为使用者有欲望学习新科技发明,但是,复杂的技巧让人害怕科技,想想下载一个App,玩了10秒之后就没有再碰过这一款App的下场。简单的科技让互动更亲近与有趣,因此这款App界面设计简单,内容丰富与使用方便,提供观众不同的需求。这款App主要功能包含:
 
  1. 邻近的对象(iPad)或者展厅(iPhone/Android),若在展场观众可以透过 wayfinding 技术探索艺术作品,同时观看或聆听影片、录音解说,更可以利用wayfinding技术,任意浏览展览或安排参观路线。也可以先在Gallery One下载自己想要参观的对象,再来参观。
  2. Today(iPad)/ Museum (iPhone/Android),提供每日馆内快照服务。
  3. Favorites(iPad)/ You (iPhone/Android),创造个人化的参观路线,储存自己最爱的文物,分享到社群媒体给朋友。
  4. 导览:使用可以聆听博物馆安排的参观动线或自行设计,也可透过Mapping技术,站在自己想听得特别文物面前,就可以听到导览内容。(J. Alexander 2014:347-362)

3. Studio Play:透过绘画学习艺术
 
让亲子共同探索文物,透过动手做和互动,创造艺术。
 
儿童可以利用虚拟画布,创造自己的图案,也可以加框,例如Jackson Pollack的面前,有一个虚拟的画架,下载绘图工具,就可以在虚拟画布作画,完成作品之后,也可以比较真实作品与自己作品的相似程度;或者,利用简单线条或波浪纹去搜寻常设展类似的艺术品,透过这样亲手完成作品,比对真实作品,让观众印象更深刻也更有参与感。
 
4.  六座互动Kiosks:让观众扭动与微笑
 
六座互动 Kiosks 是采取主题式内容,让观众可以深入地思考一个议题,并透过 look closer了解艺术品各个面向,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寄送到自己的社群媒体,并与常设展连结,进而参观常设展或者特展。
 
「Strike a Pose 屈膝摆臀」当观众抢到一台交互式屏幕,屏幕上出现一幅雕像,观众必须要摆出相同的姿势,体感运算会直接算出观众所摆的姿势与屏幕出现的雕像相似程度,相度性越高分数越高,人体骨骼的扫描是透过人类所生成骨骼数据库比对完成,观众若是满意自己的姿势,可以拍照,上传到自己的社交媒体。
 
「Make a Face 做鬼脸」透过实时脸部扫描辨识观众做的千变万化的鬼脸,透过数据库,找出类似的文物或艺术作品,将这些作品放在一个文件夹,观众可以把这些作品上网传到自己的社交媒体,或分享给朋友。
 
4
 
难题: 科技是目的,还是工具
 
程序设计者非常喜欢使用各种不同的科技,他们从未停下来想一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了解或使用新科技。Local Project 团队认为博物馆的主体还是内容,科技只是一个工具。他们不相信高科技可以增加博物馆观众参观经验的价值,而是寻求以往使用过并且适合博物馆展览的科技技术,放在这座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当中。这样的策略是成功的,观众对于这些科技不需要是适应,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增加了使用的亲切。
 
即使,透过科技技术可以成功地吸引公众或者年轻族群的目光,但是有些博物馆教育专家对于这类的装置是否可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感到怀疑,克里芙兰博物馆 Gallery One 开幕之后,有三位专家亲访这些装置,提出一些隐忧与看法,例如 Anne Helmreich提出「若提供观众他们想要的科技技术,他们是否不会再去欣赏文物本身?」, Jason Jay Stevens 则认为「ArtLens App, 是一台音乐播放器!」, Jessimi Jones 说「ArtLens 可以让我接触很多的信息,但是无法让我去延伸我的诠释或更进一步深入文物的意涵」(A. Helmreich等2012)。
 
专家的隐忧是值得需要思考。如何透过观众研究分析后,运用科技,满足观众需求,并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博物馆的使命。其次,根据观众的需求,装置是需要不断的修正与改良,而且必须记得科技永远只是工具,是一种可以让文物的故事更吸引人,以及让观众主动去说与文物有关的故事。最后,我们必须重新检视21世纪的学习模式与以往不同,需要从适合21世纪的学习模式去考虑,要将诠释文物与历史的权利释放给公众,并与公众一起完成属于这个地方,这个社区与这个国家的故事。这才是新博物馆真正的期许与追求的目标。
 
备注
 
J. Alexander, 2014, Gallery one at the Cleveland Museum in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Vol 57(3):346-362 
A. Helmreich, etc,2012,Exhibition Critique: Gallery On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St. Litt, 2014,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leads American art museums with its new Apple iPad mobile app and Gallery One education center, Cleveland.com(http://www.cleveland.com/arts/index.ssf/2013/01/cleveland_museum_of_art_leads.html 
Cliff, Kuang, 5 Lessons In UI Design, From A Breakthrough Museum(http://www.fastcodesign.com/1671845/5-lessons-in-ui-design-from-a-breakthrough-museum) 
Jane Alexander,the Cleveland Museum Website  http://www.clevelandart.org 
Transforming the Art Museum Experience: Gallery One(http://mw2013.museumsandtheweb.com/paper/transforming-the-art-museum-experience-gallery-one-2/)
 
*本文由微思客作者法兰蔻首发。如果需要,欢迎转载,但务必完整保留此说明,并注明: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作者法兰蔻。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文化娱乐] 【报道】艺术家李珍华个展“我的昨天拾光”于哈利法克斯加拿大移民博物馆
[社会政治] 魁省文明博物馆呼吁移民社区捐赠文物:移民历史是魁北克历史的一部分
[社会政治] 【专访】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创办人洛娜.范德里奇:山火毁掉的,我将重
[社会政治] 【专访】BC省华裔博物馆董事会主席黄丽珠:无论背景,华裔历史是我们共
[社会政治] 加拿大国家移民博物馆历史学者施温哈默:希望未来涵盖原住民以及更多族
[社会政治] 魁北克省文明博物馆聘请原住民事务顾问,未来拟聘请有色少数族裔事务顾
[社会政治] 美国华人博物馆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社会政治] 以倡导新闻自由为使命的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关闭另寻馆址
[社会政治] 多伦多10个历史博物馆自今天开始提供为期50天以节日为主题的活动
[多元生活] 多伦多数家博物馆呈现以美食为主题的历史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还没有注册会员?[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用户条约 Terms and Conditions · 隐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版权声明:本网发布的内容版权归Lovingsister Media Inc. 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2013 Lovingsist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