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姐妹网
 · 设为主页 | · 添加收藏 | · 会员注册 | · 会员登录    +
 
首页 | 社会政治 | 职场创业 | 情感关系 | 子女成长 | 多元生活 | 文化艺术 | 社区公益

【专访】摄影师李棣华:“人头税、排华法案给我们这一代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来源:RCI    更新:2021-11-06 21:59:59   作者:Yan Liang
【专访】摄影师李棣华:“人头税、排华法案给我们这一代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李棣华收藏的家族老照片,中间为他的父母结婚照,右边为姐姐Nancy刚抵达加拿大,左边为三兄弟以及其他华裔孩子的集体照。

照片:RADIO-CANADA / ALBERT LEE WITH YAN LIANG

 

我注意到,因为排华法案,我父母亲的年纪几乎可以做我的祖父母

 

李棣华(Albert Lee)的公寓位于哈利法克斯市中心不

 

房间里,挂着大幅海报,那是他策划的摄影展览《在哈利法克斯成长的中国人,Growing up Chinese in Halifax》(1997年),以及其他黑白老照片。

 

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大西洋沿岸知名的华裔历史研究者。

 

李棣华1952年出生于哈利法克斯。

 

他在纽约和多伦多的怀雅逊大学学习摄影,之后曾受雇于《多伦多星报》等多家报纸和志。

 

他曾于1995年前往中国三个星期,进行采访和拍摄。

 

他策划过关于华裔移民的摄影展,以及参与出版大西洋沿岸省份的华裔历史画册以及书籍。

 

九零年代重回哈利法克斯。

 

 

 

在哈利法克斯家中的李棣华,向加广讲述华裔在哈利法克斯的历史。

照片:RADIO-CANADA / YAN LIANG

 

镜头记录哈利法克斯华人历史

 

1997年,李棣华从加拿大政府申请到一笔经费,策划了《在哈利法克斯成长的中国人》摄影展览。

 

他最早的设想是,展示自己家族老照片,包括祖父一代和父亲的经历。

 

在哈利法克斯的其他三、四个早期华裔移民家族听到消息后,主动联络他,并拿出了自己家族的老照片。

 

最终,作为策展人,李棣华从中挑选了260幅图片,展现了李(Lee)、FongWongLingHum等家族在哈利法克斯的生活。

 

展览还包括了华裔曾经经营的洗衣店、餐馆的实物,比如账单和菜单等。

 

199711月,这个展览在哈利法克斯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

 

之后,西海岸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也进行了展出,并且对李棣华进行了采访。

 

由于这一展览的成功,他更加有兴趣对早期华裔移民历史进行研究,并先后参与了两本大西洋沿岸华裔移民研究的图片以及历史书籍。

 

回顾哈利法克斯华裔的历史,我感觉,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磨难和艰辛,华裔在哈法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成为最成功的移民群体之一。而且,我的父辈们对加拿大、对哈利法克斯依然是充满感激的,因为这里收留了他们,他们的孩子得以自由自在地长大,按自己的意愿成长。

——李棣华 (Albert Lee)

 

同时,他称,自己会再出版摄影作品,把这些年他拍摄的照片,特别是在九零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图片整理出版。

 

我父母的年纪几乎可以做我的祖父母

 

李棣华对加广记者表示,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一位和我有同样经历的朋友和我谈起,我才意识到,和我的同龄朋友相比,我父母年纪比他们的父母要大多了 —— 这当中的原因就是排华法案,我父亲和在中国的母亲分离了整整15年。

 

1906年,李棣华的祖父Ngoon Lee花了六个星期从广东开平到达哈利法克斯。

 

他先到达香港,然后坐船航行三个星期,跨越太平洋到达温哥华。最后,花了一个星期坐货运火车抵达哈利法克斯。

 

在家乡,Ngoon Lee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拥有田产和店铺。但当时,中国正经历战乱、饥荒、和洪水,他决定前往地球另一侧寻找发展机会。

 

Ngoon Lee交纳了500元的人头税 —— 在当时,这个数字相当于加拿大中产一年的收入了。

 

他抵达哈利法克斯时,城里只有二十多位华人,仅有两位女性。他在哈利法克斯开设了三华洗衣店,Sam Wah Laundry“

 

1916年,他再次交纳了500元的人头税,把9岁的儿子李修策(Chuck Lee)从中国带到了哈利法克斯。

 

李修策成了哈利法克斯第一位华裔男孩儿。

 

之后,Ngoon Lee回了中国,年轻的李修策则是在同乡的照顾下生活。

 

1925年,18岁的李修策回到中国结婚,他和新娘结婚前从未谋面,属于包办婚姻。

 

因为1923年出台的排华法案,夫妻分别了整整15年。

 

到了1948年,排华法案结束之后一年,李棣华的母亲带着在大陆出生的女儿来到加拿大与丈夫团聚。

 

李修策再度穿过整个加拿大,前往温哥华。不过这一次是去迎接太太、女儿,和其他几位李姓亲属。

 

李棣华说,父亲觉得那是他一生最快乐的一天 —— 那也是李修策第一次见到他14岁的女儿Nancy

 

随后,李棣华三兄弟出生,他是老二。他出生时,父亲已经45岁了。

 

为什么选择哈利法克斯?

 

早期华裔移民聚集在温哥华和多伦多,而Ngoon Lee为什么会选择哈利法克斯呢?

 

李棣华的祖父曾告诉李修策,因为哈利法克斯有朋友和照应

 

而他的分析是,因为口口相传,在开平乡下,有人先期抵达了哈利法克斯,然后陆续有同乡加入。

 

而且,当时,由于排华政策,华裔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不许在唐人街之外的地方生活,甚至拥有物业也受到限制。

 

在东部的哈利法克斯,则没有这么多限制。

 

不过,早期来到哈利法克斯的华裔,大部分经营洗衣店和餐馆,这是政府允许他们从事的职业。

 

华裔劳工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如果你做餐馆或是洗衣店,每天可以挣到一块到一块四加币。

 

根据李棣华的研究,到了1952年,哈利法克斯有44个华裔经营的餐馆,近20间洗衣店。

 

当然,餐馆不完全是中餐馆,大多是在码头或火车站附近,出售汉堡包、三明治等快餐。

 

李棣华的父亲李修策是哈利法克斯第一位华人大学毕业生。他于1937年取得了工程学学位,但他仅仅在自己的行业做了几年的时间,就失去了工作,因为没有人要雇请华裔。

 

之后,他购买了一栋老房子,把它改造成能出租的公寓楼,靠租金过日子。

 

充满困惑:在哈利法克斯成长

 

李棣华对记者表示,小时候,我们三兄弟生活在两个世界,两种文化当中,是非常困惑的。

 

李棣华在家里不说英文,因为他母亲不会英文。而出门到了学校,就一定要说英文。

 

他的父亲订了当地的报纸,他们家还是最早拥有电视机的华裔家庭。到了周末,其他华人会聚在他家一起看电视 —— 但是电视里从来没有过华裔面孔,所展示的生活和他的家庭完全不一样。

 

父亲会在周末带上三个儿子,前往图书馆 —— 这让他们喜欢上了阅读。然后,他会带着儿子们到对面的新省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Nova Scotia) ,骄傲地向他们展示墙上挂着的他的大学毕业照。

 

在家里,父亲对儿子们的教育是努力工作,攒钱,照顾家庭

 

但在六零年代长大的男孩子们非常叛逆,父母感到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

 

李棣华说,我们小时候被要求表现像个成人,等到了青春期,他们反而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我们。

 

李棣华接触过很多加拿大的华裔第二代,他的同龄人。

 

我们聊起来,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可以说,人头税、排华法案给我们这一代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李棣华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社会政治] 万锦Varley美术馆讨论会探讨人头税和排华法历史的影响和华人身份认同
[社会政治] 《排华法案》纪念牌匾揭幕
[社会政治] 百年移民故事展和《金山阴影》中文放映与观展讨论会周日在万锦Varley艺
[社会政治] 【报道】永不放弃的维尔玛.德莫森:曾因爱上华裔坐牢、剥夺国籍
[社会政治] 【专访】历史学者陈林瑞玲:《排华法案》百年,华裔加拿大历史的教训与
[社会政治] “加拿大唐人街争夺战”研讨会今日举行,历史学者余全毅:思考在加拿大,
[社会政治] 【专访】利顿华人历史博物馆创办人洛娜.范德里奇:山火毁掉的,我将重
[社会政治] 红裙与十字架:加拿大女摄影师作品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年度照片大奖
[社会政治] 【专访】华裔历史学者于全毅:希望填補加拿大历史书中缺失的部分
[社会政治] 111 岁传奇老人林焕喜新冠病毒感染去世:曾积极参与人头税平反 外孙女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还没有注册会员?[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用户条约 Terms and Conditions · 隐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版权声明:本网发布的内容版权归Lovingsister Media Inc. 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2013 Lovingsist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strictly prohibited.